我校干部师生热议全国两会教育话题(二)
2021年全国两会于3月4日在北京召开。我校干部师生热议两会教育话题,高度评价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就,并围绕未来教育发展方向,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进行了热烈学习讨论。
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重要历史节点,全国两会的隆重召开振奋人心、世界瞩目。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总结成绩令人鼓舞,擘画“十四五”蓝图催人奋进。报告提出要“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我们下一步抢抓机遇、谋划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学校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学校正处在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彰显中小学教师教育优势和特色,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步伐,以优异成绩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杨军 山西师范大学校长)
随着2021年两会召开,“十三五”期间教育发展引人瞩目,回眸2020,我国教育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趋势良好,经历了新冠疫情暴发的考验,通讯网络基础不断巩固,5G、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平台等技术的成熟和推广,不单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极大地便利了教育的发展,使教育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为缩小地域差异、教育资源差异提供了更多可能。未来教育的模式将发生变化,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学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要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教育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紧跟国家“十四五”奋进的号角,谱写出我校“十四五”新征程的步伐。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一定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怀揣新期待,为学校、为社会、为教育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以新成绩、新形象踏上新征程。(范哲锋 教务处处长)
两会期间,大学生最为关心的就是就业问题。现今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加大。国家适时出台各项政策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包括国企扩招、基层岗位扩招等,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举措,助力毕业生学成有出路。这对广大毕业生来说是积极向好的信号。同时,我们要鼓励广大毕业生不断转变就业观念,选择赴基层、赴西部,在更加广阔的天地开启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李三红 学生工作部(处)长)
2021年两会顺利召开,这是“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的关键时期召开的意义重大的会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我们社科工作者要毫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正确方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办学质量,在“双一流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赵跃先 社科处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2021年恰逢我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今年的两会如期召开,显示了我们的底气和信心、定力和决心,更加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优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三五”收获满满,“十四五”蓄势待发,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就一定能够克服发展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切实解决年轻科研人员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在“卡脖子”的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赵忠平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满载着我国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激荡着奋进的力量。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必将为中国教育提供重大发展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的远景目标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具体任务,为教育事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山西省委省政府持续深化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要在新发展阶段,树立新发展理念,开创新发展格局,以更加昂扬的状态、更加奋发的力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为建设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接续奋斗。(董新良 学校安全教育中心主任,山西师范大学教授)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了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2021年,我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目标,懂使命,勇担当、敢改革、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为实现我国“十四五”发展目标而努力。(田金平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在这一特殊节点举行的两会,承载了更多的意义和期待。对照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将继续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创新发展理念,质量先行、稳步发展,开创我校国际交流新局面。(刘亚宁 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化材学院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为重点,立足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炼方向,培养学科带头人、培育学术团队,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王亲虎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正在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阻击疫情、脱贫攻坚、保增长、惠民生,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永载史册的答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锚定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新发展格局,在推动山西师大高质量发展中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王荣辉 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3月5日在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十三五”时期教育公平和质量方面的发展成就,列举了2021年重点工作,发展更加公平高质量的教育,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等。作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负责人,我将在学习两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对应2021年美术学院工作计划进行详细的任务分解和目标下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从学科建设、学科内涵、专业优化等方面进行创新,深化课程改革,在教学中加强创作实践,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思维,持续打造高质量美育课程,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培人,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金小民 美术学院院长)
看过去成绩,备受鼓舞;望未来蓝图,催人奋进。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体育学院将勇担职责使命,准确研判和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系统思维,科学谋划、主动作为,着眼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抢抓机遇,聚势谋远,厚植内涵,开放合作”的工作思路,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夯实学科建设基础,提升竞赛训练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广各类运动项目,为“体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郑旗 体育学院院长)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21年重点工作时指出要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这将是对广大科研人员的再一次“松绑解困”,必将更加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作为科研服务人员,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好中央有关政策,为广大教师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雷宏伟 科技处副处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两会的召开更加意义非凡。我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会迎来新局面。随着时代发展,教育的形式会变,但教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本质不会变。教师作为连接社会、家庭、学校的纽带,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教师,教师素质的提高,关乎教育事业的发展,育才先育人,作为未来教师的培养基地,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培养的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聂静港 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教育乃立国之本,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今年两会期间,教育是代表、委员和会外舆论集中关注的热点领域,学生“减负”、教师队伍建设等议题持续走热。政协委员于新伟呼吁推迟到校时间,表示要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才可保证学习质量;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提出要明确教师惩戒权,提高教师的素质,明确教师职业,实现家校的融合。这些议题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反映了社会现实,有助于解决一些现实教育问题。(韩莹 传媒学院20级广编一班学生)
纵观两会上有关教育的话题,我最关注的是有关教师的问题。作为一名师范专业学生,我认为老师的压力并不比学生小,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寻找与学生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其次,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惩戒权问题等等,总之教育之路是百年大计,任重而道远。(武上人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级学生)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两会开幕以来,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其中,儿童孤独症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将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纳入儿童常规检查必要项目中,将复筛确诊的费用纳入医保范围,从而减轻家庭负担,这个建议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的健康,并能减轻社会负担。(赵凡 化材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大一学生)
去年疫情暴发以来,在线教育行业出现了爆发式的发展。在线教育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更多的教育资源得以共享,有效改变了偏远地区教师资源匮乏的现状。但是管理在线教育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据,学习质量也无法保证,此外学生的合法权益也需要的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我认为在线教育立法是必然的。(景智俊 物信学院物理学专业大一学生)
今年两会,教育依旧是民众关注的热门领域。过去一两年,教育领域“大事不断”,关于在线教育、评价改革、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等话题的热度不断走高。作为山西师范大学的学生,我有志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通过对这些议案的了解,可以让我更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发展目标,激励现在的我好好学习。(贺大龙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2020级学生)
今年两会的教育议题中,我最关注的是关于建立毕业生体检档案共享机制的提议。目前,就体检档案而言,毕业生体检结果在用人单位与学校、不同用人单位之间得不到承认,使得毕业生就业需要重复体检。而这样既加重了受检学生的心理与经济负担,还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推动信息毕业生体检结果共享,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任金祥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大一学生)
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在教育领域上仍然存在很多的短板。在今年两会上,明确指出了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作为一名师范生,我十分激动,农村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他们也必定会因此更好的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我在未来也要努力做一名好教师。(卜宇斌 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2020级学生)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在当今时代,职业的多元化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此次两会提案中人大代表刘希娅指出的“知名高校在招录学生时,能否弱化与奥赛竞赛等相关的选拔方式,或者用更科学的方式来宣传”这条提案,正是符合了当今时代需要培养多元化人才的现状,希望今后能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王佳敏 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2019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