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共山西师范大学第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

  2020-06-23 19:52:04  

  6月23日,中共山西师范大学第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由校党委书记卫建国代表党委常委会所作的《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 聚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报告,听取了校党委副书记高峰所作的关于《关于加快构建思政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实施意见(草案)》说明。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珠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贾绘泽,校党委委员、教务处长范哲锋,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薛明耀,校党委委员、学工部(处)长李三红就近年来思政工作开展情况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会议由卫建国主持。

  校党委全体委员出席会议,非中共党员校领导、校纪委委员、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组织员列席会议。

  大会在庄严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卫建国作了《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 聚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本次大会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文件精神,总结成绩,研判形势,分析问题,明确路径,加快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聚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这是五届党委继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师德师风之后,以全委会形式研究的第四个重大专题,也是对“一个指导、四个着力”党委工作框架中“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度体系的又一次丰富完善和工作推进。

  报告指出,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第一,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对于高校来讲,讲政治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并将其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服务等全过程之中。会议最核心的任务之一就是对标对表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把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亮点总结提炼出来,把形势和短板研判清楚,把学校下一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定准、思路定好、举措定实,努力开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第二,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把关定向”功能,把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大前提,确保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和“四个服务”的发展方向,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红线贯穿”功能,旗帜鲜明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各领域,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尽可能强化特色点、消除薄弱点,绝不能有空白点。第三,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本职工作和恒久主题,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责和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是排在第一位的标准,全面发展、全面过关首先要在政治思想和道德上过关,克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智轻德”倾向。

  报告对我校“十三五”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和问题作了总结分析。报告指出,“十三五”以来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五点基本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二是实施项目化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牵引培育功能;三是纳入“1331工程”统筹推进,充分发挥省级思政平台的整合效应;四是深入挖掘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特色思政载体的品牌效应;五是创新文化育人路径,充分营造多元浸润的文化育人环境。报告还提出了我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中在“思政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三支队伍”建设,思政项目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载体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要求。一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党关于学校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规定、核心理念、顶层设计、最新要求作为牵引,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进头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学生,确保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二要树牢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话语体系,从而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活动设计;另一方面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现实困惑和具体难题,及时关注解决学生学习成长中的合理诉求,在管理服务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三要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要打好思政课程建设这场攻坚战,在现有做法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提高,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另一方面要打好课程思政建设这场持久战,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发掘各类课程蕴含的育人元素,推动所有课程发挥育人功能,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形成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四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人才保障,要尽快补齐数量短板,明确专人专职,加强条件支持,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三支队伍”的相关待遇;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干部的政治任务、每一个领导岗位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站、每一名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意识。五要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一是加大新媒体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探索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二是广泛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主题教育活动,传播正能量;三是依托学校新媒体工作联盟,构筑新媒体矩阵,把握关键节点,策划联合选题,实现各类新媒体“合唱式”发声,推动新媒体工作不断推陈出新、提升水平。六要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要严格课堂管理,确保课堂教学育才与育人功能的顺利实现;要严抓考试管理,进一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要严抓网络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网络舆情管控机制;要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做人做事的良好行为习惯。七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研判处置能力,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定期研判形势、分析风险、研究对策,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一线学生工作干部、教师要走进宿舍、走进课堂,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需求,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要不断提高危机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八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系统设计,不断强化二级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强化工作协同保障,推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最后,报告号召全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紧密结合学校工作部署,在“学”上下功夫,在“谋”上动脑筋,在“实”上出真招,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力争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产出更多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志性成果。

  高峰受校党委委托,从文件的起草背景和过程、文件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三个方面,作了关于《关于加快构建思政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实施意见(草案)》的说明。

  全体会议第一阶段结束后,与会人员分15组对校党委书记卫建国所作的《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 聚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报告和校党委副书记高峰作的《关于加快构建思政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实施意见(草案)》说明进行了审议和讨论,积极为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言献策。校领导分别参加了部分小组的会议讨论。

  下午,进行第二阶段全体会议。校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韩榕,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银,物信学院党委书记陈向波,社会学与法学学院院长王小平,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张潮分别汇报了各自小组讨论情况。会议宣读了《山西师范大学第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

  卫建国就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强调了三点意见。一要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利益价值,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环节,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度重视起来。二要在实践探索上再发力,全校各级党组织要把校党委关于思政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上持续用力,努力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力争使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三要在关键环节上再突破,尤其是要紧紧抓住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这两个关键,建强思政理论课教师、组织员、辅导员三支队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研判处置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通过关键环节的突破,努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和具有我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会议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闭幕。(郭延祺/文 张蕴强/摄)

大会开幕式

校党委书记卫建国作工作报告

校长杨军出席会议

校党委副书记高峰作《草案》说明

部分单位就近年来思政工作开展情况作交流发言

分组讨论

全体委员会议现场

部分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