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优质课程负责人与教育技术专家对接会
2016年12月14日下午,学校在科学会堂10层会议室召开了优质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推进会。车文明副校长、教务处范哲锋处长、教学科全体人员、优质课程项目负责人和传媒学院课程建设指导与资源开发团队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范哲锋处长主持。
范哲锋处长回顾了2016年以来学校为推动优质课程建设所做的工作。2016年5月9日学校下发了《山西师范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意见》,5月23日出台了《山西师范大学优质课程建设实施方案》,10月10日出台了《山西师范大学优质课程验收办法》,10月14日召开了三个教学项目建设推进会,车文明副校长和教学建设项目负责人签订了协议,卫建国校长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的建设要求。10月15日学校下拨了教学项目建设经费,出台了《山西师范大学教学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10月26日建成山西师范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并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初步培训,学校正在规划课程录播室和智慧教室的建设方案,今天又召开优质课程负责人与教育技术专家见面对接会,为优质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帮助。
学校从制度、经费、技术和基础条件建设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目的就是把课程建设好,使用好,使教师在课程建设中成长,使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将优质课程建设落到实处,教务处从建设原则、时间安排、对接任务三方面提出了要求:
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在课程建设中,课程团队要认真研究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二是坚持精品意识,打造精品课程。我们一定要按学校出台的验收方案建设课程,努力使课程水平达到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三是坚持应用意识,助力课堂教学改革。紧密配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课程建设,要注重建以致用,积极推进基于优质课程的翻转课堂、交互式课堂和探究式课堂。
抓紧时间建设。2016年立项建设的30门课程,要按照建设标准和对接的教育技术专家共同研究、设计课程,到2017年1月中旬,30门课程要把建设框架全部完成,并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教务处将通过后台管理系统进行监控,及时向全校通报课程建设进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开学,30门优质课程要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授课,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最终使这些课程成为能促进教学水平提升的精品课程。
做好对接工作。教育技术的专家要积极帮助各课程建设团队开展课程设计和数字化、信息化资源建设,各课程负责人要主动联系教育技术专家和网络教学平台负责人,互相配合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同时按工作量大小从课程建设经费中支付教育技术专家一部分课程建设费用。
传媒学院副院长汪存友代表课程建设指导与资源开发团队介绍了具体的合作方式、所能提供的支持、对优质课程负责人的要求、建设进度安排等。
车文明副校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优质课程建设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学校对此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优质课程建设团队要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抓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抓紧时间,积极推进,把课程建设落到实处,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务处/文 苏继文/摄)
副校长车文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教务处处长范哲锋总结工作并提出要求
传媒学院副院长汪存友介绍情况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