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隆重举行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发布时间:2018-07-05浏览:

  炎炎夏日,澎湃学子心;不负韶华,奔赴新征程。7月5日上午,我校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巨人广场隆重举行。校领导符惠明、卫建国、郝勇东、高峰、刘奎生、王云、许小红、车文明、王建华出席典礼。校党委委员,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学工组长,机关各部门和各教学辅助单位负责人,全校毕业班辅导员及2018届本科毕业生参加了典礼。校党委副书记郝勇东主持典礼。

  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副校长车文明宣读了《山西师范大学关于准予2018届本科毕业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李木等3799人毕业的决定》。与会领导为2018届毕业生颁发了毕业证书。

  校党委副书记高峰宣读了《关于表彰2018届优秀毕业生的决定》。与会领导分别为各类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毕业生代表刘晓敏同学发言,她回顾了大学四年的学习经历,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和母校深深的眷恋之情,并为母校甲子华诞送上真诚的祝福;教师代表栗永清老师在毕业致辞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秉持大学精神,坚持理想信念,朝着大学的理想继续砥砺奋进,不断前行。

  在热烈的掌声中,校长卫建国发表了题为《走好新时代的人生之路》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向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老师和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同学们在校期间以优异的成绩为山西师范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学们参与、见证了学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大家所取得的成就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就“如何谋划好今后的发展之路?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从四个方面与全体师生分享了走好今后人生之路的认识和体悟。第一,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首先必须清晰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希望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新时代,每一个青年人都应该张开双臂拥抱它,都应该积极投身新时代之中,主动将个人的人生理想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第二,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就要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拼搏者。新时代对青年人来说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个是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拼搏者。每一个青年人都应当争做一名在新时代有作为、有贡献的参与者、拼搏者、奋斗者,而不要做犹豫者、懈怠着、畏难者,更不要仅仅做一名观众和旁观者。一定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的青春;挥洒汗水的青春,才是没有遗憾的青春。第三,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就要树立一种扎扎实实的工作精神和职业作风。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需要具备三种精神,体现三种境界。首先,要有责任心或负责精神。责任心和负责精神是全部职业生活的基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其次,要有主动性或主动精神。主动性和主动精神是做好工作的根本和灵魂。再次,要有创造性或创新精神。创新性或创新精神是做好工作的动力和引擎。第四,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就要始终坚持天天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不仅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决定着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我们一定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来认识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他最后希望,大家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取得多大的成就,都能一如既往地关注母校、关心母校、支持母校;并诚挚邀请毕业生共庆母校六十华诞,共话美好明天。(高霞 郝晓英/文 饶二保 张蕴强 刘国欣 杨煜婧/摄)

全体校领导出席毕业典礼

校党委书记符惠明出席毕业典礼

 校长卫建国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郝勇东主持典礼

校党委副书记高峰宣读《关于表彰2018届优秀毕业生的决定》

副校长车文明宣读《关于准予2018届本科生毕业的决定》

与会领导为2018届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    

与会领导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教师代表栗永清发言

毕业生代表刘晓敏发言

典礼现场

 



山西师范大学2018届毕业季专辑《匆匆》

 

走好新时代的人生之路
——在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卫建国

(2018年7月5日)

亲爱的2018届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共同见证3799名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老师和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年前,同学们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梦想来到山西师范大学,在这里开始了自己追梦圆梦的美好大学生活。四年来,这里承载着你们的青春梦想,记录着你们拼搏奋斗的身影。我不知道同学们对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作何评价,我也不知道在大家的心里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在我看来,同学们以优异的成绩为山西师范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留下了精彩的一页。据统计,本届毕业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在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奖项39项,在省级学科竞赛中共获奖项301项,是历届毕业生中获奖最多的一届。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项,省级项目27项。另外,同学们还发表学术论文59篇,其中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省级期刊论文47篇。这些数字表明,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你们四年的努力和优异,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同学们,进入“十三五”以来,学校启动实施了以“三项改革”为统领的全面综合改革,其中第一项改革就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学们参与、见证了学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你们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你们所取得的成就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我们山西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同学们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和时刻离开学校,也算是一个有特别纪念意义的事情。大家毕业后大致有几个去向,一部分同学将攻读研究生, 在学术上继续深造;一部分同学会自主就业和创业;大部分同学则会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开始工作。不管走向哪里,在同学们的人生历程中,本科毕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转折。如何谋划好今后的发展之路?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这是每一个毕业生都会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都说毕业典礼是大学生在校所上的最后一次课,作为最后一次课的主讲人之一,我希望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走好今后人生之路的一些认识和体悟,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首先必须清晰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时代对一个人的发展太重要了, 时代是一个人活动的大背景和大舞台,离开时代发展要求去谈人生、谈理想、谈事业、谈奋斗,是没有根据和意义的。没有人可以离开具体的时代环境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事业,就像没有人可以揪着自己的头发飞上天一样。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什么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和融入这样的时代? 同学们都知道,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我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新时代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新时代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时代潮流和最强的时代脉搏。这个新时代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经常说要顺应时代潮流和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就是顺应今天的时代潮流和要求。 面对这样的新时代,每一个青年人都应该张开双臂拥抱它,都应该积极投身新时代之中,主动将个人的人生理想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第二,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就要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拼搏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我认为,新时代对青年人来说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个是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拼搏者。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中叶的30年,正是同学们风华正茂、大有作为的30年。你们不仅将亲眼目睹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你们还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人的一生能参与如此震动世界、激荡人心的伟大实践,能经历如此宏伟壮丽的社会革命,真是一件无上光荣和幸福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我认为这应当成为每个青年人的人生座右铭。每一个青年人都应当争做一名在新时代有作为、有贡献的参与者、拼搏者、奋斗者,而不要做犹豫者、懈怠着、畏难者,更不要仅仅做一名观众和旁观者。

  有的人一提到“奋斗精神”或“艰苦奋斗”,总觉得那是遥远过去的事情,总觉得古代的人才需要艰苦奋斗,革命战争年代的人才需要艰苦奋斗,我们今天条件好了,我们今天富起来了,就不需要奋斗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每一代人都需要奋斗精神,每一代人都需要拼搏精神,每一代人都需要艰苦奋斗。这是历史发展规律,也是个体人生发展的规律。幸福是等不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之路是一帆风顺的,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艰苦奋斗”这四个字。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的青春;挥洒汗水的青春,才是没有遗憾的青春。

  第三,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就要树立一种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精神。

  前面说了,大部分同学毕业后都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一种全新的职业生活。“把工作做好”将成为大家在今后几十年工作历程中的一个主要任务。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好?大家听到的劝告和忠告可能有许许多多,古今中外的人们对做好工作也提出了很多要求,总结了很多规范。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劳动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要求主要就有忠、敬、勤、敏、慎等。忠就是尽心竭力,敬就是有恭敬敬畏之心,勤就是勤勉尽职,敏就是敏捷高效,慎就是谨慎从事,善始善终。我个人认为,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需要具备三种精神,体现三种境界,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这个观点。这也是我个人的工作理念。

  首先,要有责任心或负责精神。责任心和负责精神是全部职业生活的基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责任心其实很简单,就是做好你应该做的事,把属于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做完美,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一个工作再普通,只要尽心竭力做好,就是尽到了责任,就是体现了负责精神。现在大家都在讲“工匠精神”,我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负责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是执着专注的精神,就是恪尽职守的精神,就是追求完美的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是责任心的最高表现。很多工作做不好,往往并不是因为一个人的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没有责任心和负责精神。同学们,社会其实就是一个分工合作的责任体系,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你不负责任,社会的责任体系就会出现裂痕或空档,甚至隐含着危险。许多重大事故都是由于一些人不负责任造成的。其次,要有主动性或主动精神。主动性或主动精神是做好工作的根本和灵魂。主动性,主体性,主观能动性,这是人之所以为人最本质的特征。主动,就要凸显一个大大的“我”字,主动,就是要向自身内部要动力。对于做好一件工作来说,“我要做”与“要我做”是有着极大区别的。一个人的工作仅仅靠别人安排,靠别人督促,是永远不会出彩的。领导没有安排的你要主动去做,这才是工作主动性的真谛。哪些想法是你主动提出来的,哪些事情是你主动做出来的,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再次,要有创造性或创新精神。创新性或创新精神是做好工作的动力和引擎。我在前几天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说过,去年我读了一本名叫《爆裂:未来社会的九大生存原则》的书,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穰一所著,我希望同学们能读一读这本书。书中在讲到创新的时候说:“科学进步的规则便是打破规则。没有人是靠别人告诉他怎么做或沿着别人的足迹而赢得诺贝尔奖的。”我认为,这个话太生动太精彩太深刻了。它告诉我们,创新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创新一定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的。在当今时代,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有创新精神。一切按部就班,一切因循守旧、循规蹈矩,一切跟在别人后面做,是永远不会有创新的,也永远不会超越别人。

  第四,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就要始终坚持天天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同学们可能会说,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我们都学了16年了,还要学习吗?事实上,大学毕业只是表明人生发展一个阶段的结束,只是表明一个集中学习阶段的结束,它远远不是学习的结束。每年的毕业季,我都会看到一些毕业生在校园里卖旧书,说实话,这件事给我的印象不是太好。我从中看到的似乎是大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再学习的一些迹象。

  大家都明白,在移动互联网和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具有比以往更重要的一些作用和价值。学习是像吃饭、呼吸一样须臾不可离的事情;学习是一件需要天天做的功课,是一项需要终身坚持的工作。当今时代知识发展的速度太快了,不学习就赶不上这个时代。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所具有的知识太有限了,我们读的书太少了。同学们可以自己算一笔账,四年来你究竟研读了多少本自己专业的经典著作,你熟读了多少篇科技前沿文献?各种读书调查都显示,我们中国人的阅读量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我们阅读的太少了。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其他国家公民的阅读量分别为:韩国人11本,法国人14本,日本人40本,德国人47本,俄罗斯人55本,以色列人64本。大家看一看,这是多么大的差距!我们天天讲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天天讲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仅从国民阅读的角度看,我们就有很大的隐患和危机。我认为,学习不仅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决定着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我们一定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来认识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同学们,今天的毕业典礼之后,大家就要奔赴各自新的人生征程。同时,你们也将会有一个新的身份,就是山西师范大学的校友。前几天校友办举行了一个校友联络员会议,我认为很有意义,让同学们很早就有了校友意识,很早就建立起了校友网络。我希望同学们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方,都能够常回母校看一看。无论你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取得多大的成就,都能一如既往地关注母校、关心母校、支持母校。再过70天,学校就要迎来60周年华诞。在此,我诚挚地邀请大家,届时回来共庆母校华诞,共话师大美好明天。

  最后,衷心祝福同学们前程美好、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