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二)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车文明: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中提出,要改革教育评价方式,改变过去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不良态势,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的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了见分不见人的现象。学生的一切都围绕着分数这个指挥棒转,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以至于出现高分低能、缺乏责任心、心理脆弱等各种问题,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不相符的。当前我校正在纵深推进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上要结合学校实际,敢想敢试,走出一条适应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的新道路。
校党委委员、学工部(处)长李三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既有战略的高度,又提出具体实践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必将指导和引领我国教育事业再创新的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直接回答了我国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既是对学生全面成才的要求,更是对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全面提升我校学生工作水平,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的实践中做出新的贡献。
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 范哲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指导新形势下做好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体现在6个“下功夫”上,即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来说,具有极强指导意义。我们要努力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创新奋进,筑梦师大。
校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 韩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既有高屋建瓴的部署,也有具体的措施,非常全面地回答了党在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作为高校管理者和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厚植更高的家国情怀,视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要把民族精神民族魂教传给我们的年轻一代,要教育学生把国家、民族放在第一位,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专业课、校园文化活动中进行大力引导,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
校党委委员、戏剧与影视学院院长 延保全:9月11日在校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上,符书记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令人为之振奋,总书记的讲话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指导新形势下做好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行动指南。其中“九个坚持”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几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构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 刘维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刻理解总书记关于这个问题的重要论断,就要搞清楚我们高校教育和培养的人,必须具备哪些基本和重要的“德”。首先是大德,即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坚定理想信念上持续下功夫,不松懈,不打折扣,要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第二是公德,即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功,并使之贯彻和体现到学校工作各方面,使受教育者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第三是私德,即要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律,修身养性。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沿着求真理、悟道理和明事理的方向不断前进。
莳英学院院长 程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振奋人心。总书记讲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既是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肯定和赞誉,又是对教师作用发挥的殷切期待。当前,国家“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已经升级为2.0版,卓越教师培养任重道远,关系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深感责任重大。总书记的讲话为我校卓越教师的培养,尤其是莳英学院未来名师项目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根本遵循。
文学院院长 赵变亲: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五个方面下功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基层领导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国情、校情、师情、学情,坚持立德树人,为山西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振兴培养更多的既有精湛专业技能又有高尚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学院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师范大学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历史学院院长 车效梅: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人之模范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期,教师理应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作为高校教育战线的一名教师,我们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积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勇于担当,争做“四有”好老师!
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张潮: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培育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既指明了教育的方向,又教给了教师教育的方法。首先教育以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树立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其次,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创造力,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乐于探究问题、勤于动手实践,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最后,“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新时代的师德,是自我修养的淬炼,我们要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在做人、处事、为学方面不断提升自我,具备超出常人的道德自觉和个人修养,唯有以德育德、立德树人,为师者才不辜负时代使命、职业担当。
经管学院党委书记 吴建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内涵丰富,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令人备受鼓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始终站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战略高度,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数计学院院长 史建红: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既是总书记对我们广大教师的赞誉,更是总书记对我们全体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教师,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份神圣而光荣的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砥砺前行、埋头苦干,培养更多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人民教师。
物信学院院长 张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对于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又有很强的实践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这对我们地方性院校来说不仅仅是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理清思路、咬定目标,找准差距、拿出举措,补齐短板、提升实力,凝心聚力、奋勇攻坚,真抓实干、初心不改,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在人才引进上下功夫、在学科攀升上下功夫、在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改革创新、狠抓工作成效,全力做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把我们的高等教育办好。
地理学院院长 张永清: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教师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倍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食品学院院长 郜刚: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结合我们学校学院当下的工作重心,我们不得不沉下心来,细思我们学院乃至我们学校的办学定位,细思我们的人才培养的五个度的问题。回想前两日预评估专家的反馈意见,我们的师资缺口,我们的师德师风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也需要纵深推进。我们要着重思考如何营造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让教师自觉地转型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全方位育人的实践中来,同时也要思考如何不断提供机会、创设平台帮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来。
社科处副处长 董斌:9月10日上午,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在贯彻教育方针方面,就应该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为己任。在具体工作中就要思考如何促成教师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运用,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的质疑和批判,反过来刺激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期望通过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不断探索,对进一步促成我校研、教、学一体化,贡献绵薄之力。
外国语学院 英语教育1602班 杨方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氛围尤为重要,不仅鼓舞了教育工作者的信心,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也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技能,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严格要求,不断完善,打好自身基础。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1604班 燕鑫: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让我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在我每一阶段的求学历程中,都离不开老师们的教诲与帮扶、疏导与指引。他们传播知识、思想、真理,塑造灵魂、生命;教会我们做人做学问,正是他们,将我们一步一步引向光明的未来,也正是他们,让我们的国家更有前途,让我们的民族更有希望。在校我们应该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指引下,在老师的教授下,踏实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质,未来,我们会走进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化材学院 化学1602班 郭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对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为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强国奠定了开创了新局面。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肩负着新时代的新使命,特别是作为教育接班人的预备军,我们要振奋向前,奋勇前进,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思想,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爱学生,爱教育,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开拓进取、尝试探索、总结反思,为早日踏上教育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生命学院 生物科学1601班 刘珂辛:9月10日是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全国教育大会10日在北京召开。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一名即将步入教育行业的在校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我受益匪浅,深深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我会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地理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1605班 郭梦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令新时代新青年获益匪浅。尊师重教,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前途,更关乎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兴盛。只有教师得到尊敬,教师所传授的道理和知识才能得到尊重,全社会也才能形成崇尚学习的风气。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上一篇:
我校举行60周年校庆校史展开展仪式下一篇:
莳英学院迎来新一届未来名师班莳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