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六秩春秋育桃李 甲子荣光续华章

山西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8-09-15浏览:

  六十载弦歌不辍,薪火传承;一甲子弘文励教,春华秋实。九月的临汾,硕果飘香,全校师生员工和校友们迎来了建校6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为回顾学校历史,展示办学成果,展望美好未来,表达对社会各界和全体师生、校友的感恩之情。15日上午,学校在田径场隆重举行纪念大会,共贺母校60华诞。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树木苍翠,鲜花盛开,美丽的校园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海内外嘉宾、校友、师生欢聚一堂,畅叙情谊,共襄盛举,同庆盛典。校党委书记符惠明主持纪念大会。

  上午9时30分,纪念大会开始,会场响起了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整个校园沉浸在庄严隆重而又热烈喜庆的气氛中。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日本福山大学,省内地方政府、教育局等来自国内外的有关单位、兄弟高校及校友发来贺信、贺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九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都有为教授,临汾市政协副主席、中文系82届校友杨益民同志,海外合作高校代表、日本福山大学副校长冨士彰夫先生,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劳里·拉米女士,我校战略合作高校、江南大学副校长吴正国教授,原山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春元教授、秦良玉教授,原山西师范大学校长侯晋川教授、武海顺教授,我校校企合作单位代表、北京广慧金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焦殿成先生等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省内外高校代表,海内外校友代表,合作单位代表、捐赠单位代表、附属单位代表和原任校领导,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在校师生代表参加了纪念大会。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卫建国致辞。他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回校参加校庆活动的历届新老校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回顾了山西师范大学学校自1958年创办之日起,师大人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光辉历程。他指出,经过六十年的积累和发展,经过一代代师大人的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山西师范大学取得了骄人的办学成就,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特色不断清晰,办学优势日益凸显;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和扩大。

  卫建国强调,光荣属于过去,未来还需要我们去开创,去奋斗。吸吮着“古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营养,秉持着六十年学校发展积淀的优良传统,凭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强劲推力,我们有足够的自信面对这个重要课题,承担起这个发展山西师范大学的神圣使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现在是发展高等教育最好的时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并对高等教育发展充满期待;二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双一流”,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是教育部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发展,强调“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四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1331工程”和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是推进山西师范大学快速发展的最好时期;“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学校进入“十三五”以来,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第五次党代会绘制了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蓝图。在建校100年的时候,要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围绕这一奋斗目标,学校纵深推进四个发展布局,全力推进以“三项改革”为统领的全面综合改革,目前学校发展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布局已经完成,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卫建国强调,山西师范大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始终与新中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紧密相连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的奋斗史。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既是回顾历史、分享自豪与光荣,也是展望未来、树立信心和勇气。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全校师生员工要积极行动起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广大海内外校友的关心与支持下,提振精神,开拓创新,自信自强,为把山西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全力以赴,他相信,山西师范大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会上,省内兄弟高校代表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玉程教授,省外兄弟高校代表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教授,国外合作高校代表日本福山大学副校长冨士彰夫教授,校友代表、全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专家、山西省政府督学、山西省特级教师、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长冯国雷,教师代表张献明教授,学生代表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生武慧晶分别作了发言,表达了山西师范大学60周年华诞的美好祝愿,祝福师大的明天更加绚烂多彩,继续书写创新发展的华美乐章!

  最后,在校友与师生代表共同合作的诗歌《我们的师大》的激情洋溢的朗诵声中,山西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圆满落幕。

  会前,在校学生进行了精彩的艺术教育成果汇报演出。(高霞/文 饶二保 郭延祺 魏鹏洲 杨煜婧 郭美麟/摄)

纪念大会现场

升国旗仪式

校党委书记符惠明主持纪念大会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卫建国致辞

校党委副书记郝勇东宣读莅临领导和嘉宾名单

省内兄弟高校代表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玉程教授发言

省外兄弟高校代表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教授发言

国外合作高校代表日本福山大学副校长冨士彰夫教授发言

校友代表、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长冯国雷发言

化材学院院长张献明教授发言

学生代表、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生武慧晶发言

诗朗诵《我们的师大》

艺术教育成果展演

 

在建校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校长  卫建国
(2018年9月1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金秋九月,风清气爽,好雨知时。在这个收获硕果、播种希望的季节,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山西师范大学六十周年华诞。今天,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校友汇聚师大校园,共庆山西师范大学的甲子华诞,使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自豪。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回校参加校庆活动的历届新老校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六十载沧桑砥砺,弦歌不辍;一甲子春华秋实,薪火相承。站在60年校庆的历史节点上,回望学校发展壮大的光荣历程,我们心潮澎湃,感怀万千。翻开学校发展的历史长卷,品读一代代师大人鲜活生动的奋斗故事,一幕幕一件件如在眼前。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晋南师范专科学校。晋南师专虽然只有短短六年的办学历史,但那是学校六十年光荣基业的草创阶段,是“筚路褴褛、以启山林”的奠基时期。1964年学校更名为山西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学院共有20年的办学历史。在这20年里,有10年时间为“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办学的艰辛与曲折可以想见,这是一段“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的难忘岁月。1984年学校升格为山西师范大学,1999年独立建制的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和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形成了现在的办学规模和格局。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4年时间里,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前进的道路上遭遇了多少困难,这一时期的主题始终是锐意改革、创新发展,这是一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从以上的简短叙述可以看出,六十年的风雨兼程,几代山西师大人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了一部充满开拓与奋斗、饱含梦想与光荣的历史华章。在庆祝学校六十周年华诞之际,我们对六十年来为学校发展作出历史贡献的前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是山西师大光荣历史的缔造者和开创者,今天的师大人会永远铭记你们的贡献。

  辛勤耕耘,必有收获。经过六十年的积累和发展,经过一代代师大人的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山西师范大学取得了骄人的办学成就,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发展。总结回顾六十年的发展成就,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特别引以自豪的。

  第一,我们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根据比较准确的统计,六十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培养了22万名合格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奋斗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分布在全球的各个地方,他们中间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有勤勉务实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政治家,有广大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管理者,有纵横商海的企业家。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们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基础教育名师和名校长,他们为山西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这里提供一个数据,在山西省近年来评定的前两批中小学正教授级教师当中,有超过一半的教师是我们山西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在山西各地的优秀骨干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局长中,山西师大的毕业生占相当大的比例。昨天学校举办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就是以这些杰出校友为主体的,今天回来参加校庆活动的校友中就有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一所大学是不是优秀,一所大学是不是卓越,主要应当看她所培养的人才是否优秀、是否卓越。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这几年一直十分自豪地说,我们山西师范大学虽然是一所地方性的大学,但我们也是一所著名的、优秀的、卓越的大学。能够培养出如此众多卓越人才的大学难道还不能称作卓越的大学吗?我们历来认为,优秀校友是我们办学最大的成就和最亮丽的名片,是我们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我们为有这样的校友感到无比骄傲。

  第二,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从办学规模来看,学校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现在设有21个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研究生3600余人,教职工总数近2000人。从办学层次看,学校从最初的专科层次发展到今天的具有本硕博培养能力的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大部分学科领域。从办学平台来看,学校不仅有一大批山西省重点学科、协同创新中心、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优势专业,而且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校还承担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这些高水平平台和团队,足以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

  第三,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清晰,办学优势日益凸显。经过六十年的不断凝练和持续积淀,学校形成了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地方文化研究特色、服务区域发展特色等几个鲜明的办学特色,并以此形成了学校的办学优势。师范特色或教师教育特色是山西师范大学始终坚持的一个办学特色,是学校办学的最大亮点,也是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培养各类教师为己任。从晋南师范专科学校,到山西师范学院,到山西师范大学,始终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熟悉、研究、服务、引领山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导向,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们的师范专业占50%以上,师范生占60%以上,在全国师范大学中居于前列;我们还是山西省唯一承担免费师范生培养的高校。浓郁的地方文化研究特色是我校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学校扎根临汾办学,这里是尧王古都所在地,也是“古中国”的核心区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临汾及周边地区保存有大量古代戏曲文物,我校戏曲文物研究所正是在对戏曲文物的收集考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点之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进入全国前30%。此外,学校还成立有晋学研究中心、荀子学院、《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关公文化研究与开发中心、民俗研究所等校内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均以研究整理和传承弘扬地方文化为己任,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校历来重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地方教育、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通过建设教育创新实验区,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质性推进了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积极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努力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服务。此外,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校还主办有《语文报》《英语周报》等全国知名报刊,两报均为中国驰名商标,致力于服务基础教育,在全国中小学校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这两个报纸也是彰显山西师大办学声誉的两大亮丽名片。

  第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作为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始终是山西师范大学办学治校的一个优秀传统。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山西师大的教学改革在山西高校就是走在前列的,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比如,当时实行的“中期分流制”、“三学期制”等等,相信今天在场的部分老校友对此还有记忆。进入新世纪之后,学校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服务基础教育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努力。该项改革成果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几年以来,学校秉持“学生中心,能力导向”的教育理念,实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改造现有大学课堂,构建以自主、探究、交流、参与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质疑能力,吹响了“课堂革命”的时代号角。该项改革2018年获得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第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学校的一个优良传统。学校在各个时期都非常重视人才,坚持人才立校,努力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建校之初至上世纪80年代之前,学校集聚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知名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八、九十年代之后至新世纪以来,学校通过培养和引进也集聚了一批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办学层次不断跃上新台阶,先后实现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突破。进入“十三五”以来,学校实施以引进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团队为突破口的重点学科发展方式改革,通过柔性引进方式集聚了一批学科高端人才,成为学校学科建设、团队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其效果已经在一些方面逐步显现。近几年我们在柔性引进人才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尽管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办学区位劣势的影响,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但学校目前的教师队伍中还是有一批各学科的高水平人才,其中有杰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

  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和扩大。虽然我们远离省城,也不是山西省优先发展的高校,但学校的办学实力、高校排名在山西省高校中还是比较靠前的,在有些方面是有重要影响力的。我举两个例子:一是进入“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的国家基金资助项目持续攀高,并且实现了国家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历史性突破。二是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已经成为山西省的第二重镇,在连续三届山西省政府进行的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中稳居第二,仅次于山西大学。

  在总结60年办学成就的时候,我认为还有一点是绝对不能忽略的,这就是山西师大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山西师范大学的校园建设和硬件设施一直比较落后,条件相对艰苦。我相信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毕业的校友,一定还记得当年的老窑洞,一定还记得条件简陋的学生宿舍和实验室。校史展览馆里有几张老照片记录了建校之初广大师生自己动手建设学校的劳动场面,让人记忆深刻。但正是这种艰苦的环境,磨砺了师大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师大人甘于奉献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品质是师大人的一个显著标识,也是山西师范大学和我们的广大校友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山西师大人是奋斗者,是奉献者,基于此,我们也要感谢这种艰苦环境的磨砺。

  总结历史始终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无法将山西师大六十年所取得的成就全部总结概括出来,也无法把每一个时期的精彩故事都讲述清楚,有些成就和经验还需要不断挖掘和整理。不过这丝毫也不影响我们对前辈们努力奉献的崇高敬意,丝毫也不影响我们对广大新老校友所取得成就的崇高敬意。感谢所有对山西师大发展做出贡献的教职员工,感谢为提升师大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而做出贡献的广大新老校友。你们永远是山西师范大学的骄傲。

  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光荣属于过去,未来还需要我们去开创,去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的一轮甲子开启之际,如何在师大光荣历史的基础上开辟新路,不断延续和扩大师大的荣光?这是今天摆在我们山西师大全体师生员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吸吮着“古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营养,秉持着六十年学校发展积淀的优良传统,凭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强劲推力,我们有足够的自信面对这个重要课题,承担起这个发展山西师范大学的神圣使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新的历史时代推进山西师范大学的发展,机遇难得,恰逢其时。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是发展高等教育最好的时期,是推进山西师范大学快速发展的最好时期。原因是不言而喻的: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并对高等教育发展充满期待。他说:“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二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双一流”战略,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是教育部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发展,强调“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四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1331工程”和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我认为,高等教育腾飞的春天真正到来了。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进入“十三五”以来,学校不仅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而且通过第五次党代会绘制了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蓝图。总的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建校100年的时候,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围绕这一奋斗目标,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提出要纵深推进四个发展布局:一是推进以“一体两翼、多点协同”为架构的学科发展布局;二是推进以“三项改革”为统领的全面综合改革布局;三是推进以“1331工程”为抓手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项目布局;四是推进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的校园空间布局。为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我们特别突出强调要把改革作为学校一切工作发展的根本动力,全力推进以“三项改革”为统领的全面综合改革。所谓“三项改革”就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引进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团队为突破口的重点学科发展方式改革、以分类管理考核为突破口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其他改革还包括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国际交流合作改革等。到目前为止,学校发展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布局已经完成,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我们有信心通过改革取得更大的成绩。

  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山西师范大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始终与新中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紧密相连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的奋斗史。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既是回顾历史、分享自豪与光荣,也是展望未来、树立信心和勇气。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全校师生员工要积极行动起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广大海内外校友的关心与支持下,提振精神,开拓创新,自信自强,为把山西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全力以赴。请各位老领导放心,请各位新老校友放心,我们一定秉持山西师范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把学校的事情办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同时也期待各位老领导和新老校友继续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发展。我相信,山西师范大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