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晋风社”学生社团授旗仪式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晋风戏剧的传播与发展,6月6日晚,我校在科学会堂二层报告厅举行了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晋风社”学生社团授旗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车文明出席活动,临汾蒲剧院院长任跟心,以及宣传部、校团委、教务处,戏剧与影视学院,基地牵头部门负责人,戏剧与影视学院部分老师、“晋风社”社团全体成员和我校广大戏曲爱好者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授旗仪式。仪式由戏剧与影视学院党委书记李志荣主持。
活动伊始,社团指导老师付增芝携社员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京剧和眉户剧大联唱,使在场观众直观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魅力。由临汾市蒲剧艺术研究中心优秀青年演员王青芳带来的蒲剧折子戏《裱花》赢得了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表演结束后,“晋风社”指导教师陈继华向大家介绍了社团情况、社团发展规划及指导教师队伍。与会领导、老师为茹霞、王倩、张志平、陈继华、付增芝等五位指导教师颁发了聘书,车文明副校长为任跟心老师颁发了顾问聘书。随后,“晋风社”首届社团负责人李育松作了表态发言。
最后,车文明向社团授旗并作了讲话。他指出,“晋风”之名源于民国时期蒲剧在线传播时的班社名称,社团以此为名内蕴深厚。他还对社团今后的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二是不断纳新、壮大队伍;三是开展活动、扩大影响;四是立足高远、打造品牌。他强调,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希望“晋风社”严格按照教育部传承基地的要求,做好“梆子戏艺术”的教育传承、卓越培养、活力提升和辐射引领、创新创业等五大工程,主动将戏曲教育传承与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致力成为全校乃至全省有广泛影响的精品社团、品牌社团。
此次授旗仪式的举行及“晋风社”的成立是教育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大学美育培根铸魂基础的见证,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戏曲艺术。
据悉,2018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入选的55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由戏剧与影视学院牵头组织,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传媒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协同参与申报的山西梆子戏传承基地成功入选。这表明我校在深挖地方戏曲文化资源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戏剧与影视学院/文 饶北成/摄)
副校长车文明讲话
副校长车文明为任跟心老师颁发顾问聘书
授旗
与会领导、老师为指导教师颁发聘书
仪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