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读书汇:品读《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丛书
9月25日下午,“毓秀书房”举办首场读书分享活动。太原市第五十五中学校校长翟福平、太原市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刘补明、太原市成成中学正高级教师郁阳、语文报社主编姜联众及师生代表做客“毓秀书房”,畅谈《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丛书的读书体会。
活动中,师生欢聚一堂,共话教书育人,氛围热烈而轻松。丛书执行主编姜联众介绍了《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丛书从最初构想、作者约稿到最终出版的过程以及其中感人的故事。来自教育一线的校长、名师分享了自身的从教经历以及对教育家精神的感悟。现场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憧憬,同时还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名师嘉宾进行交流探讨。
宣传部、校友办公室、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相关负责人与公费师范生代表参加分享会。
姜联众:丛书编写的过程中,我们的编者无数次的被老师们的故事和感想所打动、被感染。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奋斗和奉献在教育路上的人民教师的心路历程,既有教书育人的经验与思考,更有教育思想与智慧凝聚的创新与求索,生动诠释了教师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生动历程,多维度展现出教育家精神生存与发展的轨迹和机理。我们力求将最接地气、最真实动人的教育故事呈现给读者,为更多的教师由优秀走向卓越提供积极的理念启发和智慧滋养。(丛书执行主编,语文报社总编辑。)
翟福平:从老师成长到校长,我的教育理念一直遵循着我深深敬爱和崇拜着的,也是对我影响最大最深的陶本一校长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校长,我一直在思考校长这个角色的定位。校长要做学校的定海神针,校长要做学生的守护神,这是我一直追求的两个角色定位。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就是要在“定”上下功夫,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坚定学生健康成长上下功夫,在坚定学校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在坚定书香校园建设上下功夫,在坚定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要守住教师的心,守住学生的心,守住家长的心,校长要把师生的利益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要做全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强后盾,要激发师生的内驱动力,护住教师的幸福,护住学生的安全,护住学生的健康。(丛书作者,中小学高级教师,太原市第五十五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补明:为人之师要做好经师、精进人师、追赶宗师。做好经师,就是要精通业务,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精进人师就是要立志立品、涵养德行、润己泽人;追赶宗师就是要有深厚的专业造诣,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有开创性的思维品质,有引领性的教育能力。塑造灵魂,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核心使命就是塑造学生的人格、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在这里,必须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必须将目光投向整个社会与未来。有人问我这辈子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畅快淋漓地告诉他,我收获了无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优秀的他们就是我的杰作。(丛书作者,山西省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山西省特级教师,任教于太原市外国语学校。)
郁阳:从教34年,做班主任24年,我始终没有改变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始终都在感受着当老师带给我的幸福。在我的求学生涯中遇到了很多有爱、有责任的好老师,我觉得在他们身上都能看到教育家精神的体现。教育家精神很朴素,它来自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是从好老师的共同特征中萃取、凝练、生发而来的,是广大优秀教师展现出的共同精神气象,锤炼的共同道德品格,凝聚的共同价值取向。爱之愈深,则敬之愈真,既然我们选择了做一名教师,我们就要对它充满热爱。教师,还要勇于迎接挑战,不怕吃苦,要脚踏实地地在每一次挑战中“真练功、练真功”,走出自己的舒适圈,遇到更优秀的自己。(丛书作者,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任教于太原市成成中学。)
王舒欣:教育家精神于我,不是遥远星空的理论光芒,而是扎根脚下道路的价值坐标与行动指南。它是“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要求,更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与民族事业的生命选择。我理解其核心是“爱与责任”。这种爱是超越功利的,是对每个生命个体潜能的无条件信任与珍视;这种责任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执着,是为国家育英才、为未来奠基的使命担当。它在“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里,更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纯粹中。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到于漪老师的“一颗中国心”,教育家们用实践证明,教育是心灵唤醒心灵、人格塑造人格的伟大工程。(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23级公费师范生)
平安琪:什么是教育家精神?是学校校史馆中央雕刻的“启智润心、因材施教;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是《孟子》所言的“人人皆可为尧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为它做出新注解。此前,我的文稿被学校收录进《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青年说》,从书中看到许多学长学姐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最近在同系列《名师说》里,又读到高中母校老师的文章。所谓师者,不只是传道受业解惑,更是立德树人的榜样。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要循着前辈足迹,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23级公费师范生)
张微敏:品读丛书,让我对教育家精神有了更真切的感悟,开始深入思考历史教育的真正意义。历史知识不该只停留在课本的年代与事件里,更要带着生命温度触动学生心灵。教育家精神于我,就是“以人育人”的自觉——用历史的镜鉴照亮学生成长路,让他们在知识之外,收获家国情怀与人生意义。未来站在讲台上,我面对的不是冰冷的史料,而是鲜活的生命,如何让历史课成为价值观启蒙的载体、用历史的复杂性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是我要终身探索的课题。(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23级公费师范生)
王鑫:教育家精神从来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代代教育者用行动镌刻的信仰。有的扎根乡村数十载,用简陋的教室搭建梦想舞台;有的以耐心和智慧对待调皮学生,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有的在教育改革中勇闯新路,却始终以“育人”为先。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家精神,藏在俯身倾听的耐心、精心备课的课堂,刻在“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坚守里。它是教育者的灯塔,更提醒着我,教育本质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热爱点燃希望,这便是其最动人的力量。(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23级公费师范生)
- 一审:王玮
- 二审:白晶
- 三审: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