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物信学子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

  2019-08-16 21:50:15  

  由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组织委员会主办、青岛大学和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联合承办、青岛市物理学会协办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于2019年8月11日至16日在青岛大学举行。由物信学院温佳、段蒙悦、张玉、靳馨芳、李洁艺等5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在副院长侯俊华,指导教师程留永、苏晓强、穆林平的带领下代表我校参加了本次比赛。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代表队以排名第21的总成绩力压众多985和211院校,获得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同时根据赛事规则,代表队也赢得了直接参加2020年国赛的入场券。这是继去年我校首次参加国赛并获得团体三等奖以来再次参赛,并一举夺得了二等奖的佳绩。
  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众多985高校参赛师生的尊重、获得了组委会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共有来自全国64所高校的65支队伍参赛、7所高校观摩比赛的700多名师生参加了本届赛事。
  这次成绩的取得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物信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教,以教促改,以改促管”竞赛理念以及“以学生为中心,以竞赛为抓手,以能力提升为宗旨”的“竞赛+”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次生动诠释。
  为了备战今年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学院从去年下半年就启动了此项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制定了详细可行的选拔和培训计划,精心组织了多轮选拔赛,在今年4月第四届山西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中,物信代表队最终以绝对优势获得大赛唯一一个特等奖。在今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华北赛区竞赛中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摘得了仅有的两个特等奖,也因此获得了今年国赛的入场券。7月9日—8月9日,学院组织参赛师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天的的集中强化训练,为取得好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hina Undergraduate Physics Tournament,简称CUPT),是中国借鉴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nternational Young Physicists’ Tournament,简称IYPT)的模式创办的全国赛事,该项活动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并被列入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计划,是实践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大学生创新竞赛活动之一。赛事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针对实际物理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发表观点和进行辩论的能力,并特别强调团队协作、开放思维和表达能力。该赛事是一项以团队对抗为形式的物理竞赛,它以协同创新为根本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比赛题目新颖开放,其中有不少问题源自《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这样的旗舰综合期刊,以及《物理评论快报》(PRL)、《现代物理评论》(RMP)这样的物理学顶级杂志。参赛学生就这些实际物理问题的基本知识、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结果讨论等进行辩论性比赛。该赛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研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加强青年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交流。据悉,该项赛事自2010年创办以来,每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十届。(物信学院 供稿)

附:
参赛高校及成绩排名如下: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2  西安交通大学、
3  复旦大学、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  浙江大学、
7  北京理工大学、
8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9  长春理工大学、
10 南开大学、
11 电子科技大学、
12 南京大学、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 上海交通大学、
15 山东大学、
16 天津大学、
17 华东师范大学、
18 重庆大学、
19 北京大学、
20 中山大学、
21 山西师范大学、
22 厦门大学、
23 北京通大学、
24 北京师范大学、
25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6 上海科技大学、
27 大连理工大学、
28 中国海洋大学、
29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30 南京师范大学、
31 华中师范大学、
32 苏州大学、
33 吉林大学、
34 华南理工大学、
35 西南大学、
36 长安大学、
37 四川大学、
38 福州大学、
39 东北大学、
40 哈尔滨师范大学、
41 四川师范大学、
42 西华师范大学、
4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4 清华大学、
45 北华大学、
46 哈尔滨工程大学、
47 西北工业大学、
48 西北大学、
49 兰州大学、
50 陕西师范大学、
51 西南交通大学、
52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5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54 青岛大学一队、
55 成都理工大学、
56 中国矿业大学、
57 华东理工大学、
58 东北师范大学、
59 山西大学、
60 新疆大学、
61 河北工程大学、
62 青岛大学二队、
63 延安大学、
64 华中科技大学、
65 内蒙古大学。